资讯中心
文章出处:管理员 人气:发表时间:2020-03-17 13:25
文/曹钟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
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与SARS的宏观比较
1.WHO定义的疫情等级基本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本次疫情的定义与2003年SARS的等级基本一样。“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机制的诞生,源于2002年-2003年在中国爆发的SARS非典疫情,WHO需要有这么一个机制去应对疫情在全球的扩散。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五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别为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2014年的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年西非的埃博拉疫情、2015-16年的“寨卡”疫情以及2018年开始的刚果(金)埃博拉疫情(于2019年7月宣布)。2.爆发高峰节点不太一样
非典高峰在当年的3-4月份当年非典客观讲对当年的经济和生产冲击较大,更加被动。本次则在春节假期,从这一点来说影响会相对小一些,为后面的经济政策调整、企业生产调整时间上会宽裕点,也会更主动些。
3.宏观背景不一样
此次疫情发生在美国的逆全球化、全球保守主义盛行,而2003年SARS,正处于贸易全球化高涨期。2001年我国加入WTO,作为全球贸易主战场,我国正享受着全球化的红利。而这次,恰恰不同的是我国国际贸易正饱受争议和挤压。
4.经济发展阶段不一样
2002年,我国GDP仅为1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800美元。2019年我国GDP接近100万亿,人均GDP也达到了一万美元。根据世界银行标准,基本可以判断2019年我国进入了全球中等收入中期水平。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比2003年大不少。
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6208亿美元,居世界第五位,出口产品主要纺织服装、初级加工产品为主。2019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约合4.6万亿美元,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
5.产业基础不一样
来自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3.3:44.5:42.2;2019年,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为7.1:39:53.9。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也成为全球工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1.疫情的庆幸在于没有对我国进行旅行和贸易限制
目前WHO不建议对中国实施旅行和贸易限制,任何措施都应当以证据为基础。这一点对当前的中国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的是,全球正处保守主义盛行期,特殊时期国际竞争的压力没有丝毫放松。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当地时间30日对福克斯商业频道表示:“我认为,这将有助于加速工作岗位回流北美,其中可能部分回流美国,部分则流向墨西哥。疫情等因素将促使美国企业重新考虑涉华业务的供应链等风险问题。”2.对宏观经济的影响,6%的经济增长能否有保障?
本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根据SARS的经验,WHO取消中国的疫情预警是2003年7月份,整个影响周期在半年之久。乐观估计,本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也需要3-5个月。尽管死亡率相对较低,但这次影响面可能会超过非典时期,首先人员感染规模上在较短时间就超过非典,其次,感染的速度快。外加我国城市化程度高于2002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规模为9400多万人,到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17266万人,是2002年的2倍规模。更大规模流动对疫情控制增加了难度和不确定性。
从这个角度看,本次疫情冲击的程度可能会大于非典时期。2020年全年经济6%左右的增长目标实现难度加大了。来之不易的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对经济的积极成果,遭遇疫情负面影响。
3.消费、基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
消费领域毫无疑问是冲击最大的一个领域。购物中心、传统的商场、批发市场、酒店等零售业的影响更是灾难性的。春节期间本来是我国消费的旺季,很多地区依赖于旅游等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
在行业上,受劳动力限制,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用工密集的行业,冲击应该是明显的。很多行业短期内可能处于停工状态或者“零用工状态”。
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譬如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此外,在很多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如电子信息领域的PCB电路板、手机组装等用工需求大的企业影响将较大。4.创业型中小企业的艰难时刻
中小企业本来对经济的风险抵抗能力弱。在销售下滑,人工成本上升,预期高度不确定情形下,进一步加剧了经营困难。个别企业如果出现疫情,人员隔离,企业停产,企业等于宣布破产。
特别是创业型企业,艰难的融资环境下,还将背受租金、工资等负担,很多企业处于非盈利状态,非常时期增加了企业的生存压力。正如当年阿里巴巴遭遇非典一样,因一位员工感染非典,导致公司隔离,连马云也被关在家里。
三、产业的长期新趋向:生命健康的新方式、泛互联网的新经济、智能制造新模式
对疫情控制的中国信心应该高度乐观的。我们有非典疫情的经验,更何况还有较好的举国体制保障。反观全球,从澳洲大火可以看出,从2019年至今,这场大火已经燃烧了100多天还没得到有效控制。按照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的看法,乐观估计,在未来2-3个月全国疫情将得到控制,到时也应该是WHO取消对中国预警之时。为此,建议:
对于政府,建议尽早重新调整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税收政策,做出特殊时期的政策安排。做到边控疫情,边制定新的经济调控政策,譬如加大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做好缓交或降低社保缴纳比例,开展重点行业的灾情补贴等,缓解企业经营困难。
对于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尽早制定在家办公措施,尽可能降低企业的不利影响。做好疫情后恢复生产、追赶因疫情影响的生产进度。但这次疫情必将对我国的产业将产生深刻影响:
1.医疗、生命健康产业得到新发展空间。健康产业本来就是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通过这次疫情公众对健康意识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领域如卫生防护、医疗保健、运动等发展空间会进一步打开。人民对健康关注会从口罩需求向其他健康领域不断拓展。
2.智慧城市、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等向更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从本期疫情人员控制上,我们还做不到对同车次人员的跟踪,或者疫情“点对点”通知。可见,我们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在城市级别,我们的交通数据、医疗数据等之间并未打通。
3.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随着5G布局,泛互联网产业迎来第二次春天。
这次疫情跟2003年不一样的是,电商、互联网企业对应对疫情防范,生活便利等提供了方面。生活性电商在居家隔离发挥了物资保障渠道的作用。2003年成就了我们互联网的发展。本次疫情尽管不如上一次,未来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网相关的产业还又一次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互联网重构的不再是简单的规模经济,而是对非互联网领域的进一步重构,与硬件深度融合,将硬件融入服务。
4.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国家倡导的方向,智能制造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缓解人工短缺,应对疫情期间应对生产,企业将加大机器代人,一批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会不断涌现。
5.全球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会进一步审视其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产业转移在一些行业会出现。包含SARS在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六次疫情,两次发生在中国,这一点应该说是对中国不利的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比重较大,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发,疫情又给跨国公司优化全球制造业布局增加一个新的考量因素。
此文关键字:观察,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文,